親子閱讀的新高度 :讀出小孩對世界的好奇與父母的情感連結
年紀還小的時候,由於家住山林,擁有大自然環境的身體遊戲場,而玩累了回到家中,那一套在民國80年要價超過一萬元爸媽忍痛買下的漢聲系列童書,就是我日復一日徜徉其中的幻想遊戲場,每每寫功課時都非常參考其中的故事與情節,無形中亦能夠滿足我喜歡幻想的個性。
近年來,親子閱讀的概念突然推廣了起來,我好奇的是,對於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來說,一起閱讀到底意味著什麼,後來想想,繪本其實就只是一個載具,我們對小孩閱讀的是一種連結情感,激發他對世界的好奇心,強化他對生活周邊事務的吸引力,進而慢慢地培養他的發音、詞彙、知識,最後可以順利接軌到有系統的邏輯表達目的,從小就萌發小孩的表達與專注度。
共讀可以增加孩子的語彙運用、刺激孩子語言發展,這個概念已經由澳洲墨爾本的應用經濟與社會研究組織 (2013) 在研究中提及:倘若固定每星期陪孩子共讀3到5天,等孩子到4、5歲大時,他們的語言敏感度將可以比同齡的孩子領先大約6個月的程度;如果將共讀的頻率拉高到每天,比起那些共讀經驗少的孩子,則語言程度甚至可以領先將近一年。這項研究更清楚地證實了共讀頻率對於語言發展的幫助,以及對於未來學習能力的影響。
因此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,挑選具備兒童觀的繪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有時候其實不一定要閱讀繪本,也可以選擇一起認識物品,因為主要的核心精神是閱讀一種興趣、閱讀培育出一種安心感,說穿了就是哥讀的不是繪本,哥讀的是孩子的興趣。「一本好的圖畫書,應該要以孩子出發、符合孩子生活經驗與心理經驗、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字句,才能真正讓孩子產生共鳴,吸引孩子的興趣,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,並能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連結。」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從自我的好奇心開始去認識世界,幼兒是從「我的」、「生活的」、「有興趣的細節及片段」去觀察世界。舉例來說,所有的孩子拍教室,一定會有張自拍照,無論是拍自己的鞋子或肚臍,他們要表現出「我」存在這間教室,對幼兒來說,世界是以我為中心。
英國繪本作家John Burningham作品善於不斷思索成人與小孩的關係。1977年、1978年,他以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(Come Away from the
Water,Shirley)、《莎莉,洗好澡了沒》(Time to Get Out of the
Bath,Shirley)(遠流出版)這兩本姐妹作,道盡了成人/兒童這兩個世界的差異。他一方面聲援兒童的想像世界,一方面則毫不留情的諷刺大人世界的無色無味。從這些敘述中,得知用成人較定型的眼光去理解孩子是徒勞無功的,因為我們的目光從幾何時已經被太多事物麻痺,成人的世界裡總是有很多的規矩和教條,是蒼白而無趣的,導致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一些生活經驗細節的美好。
哈佛大學的研究更指出,爸爸做為書本的閱讀者,對孩子的幫助反而比細心的媽媽更大,在閱讀的過程中,爸爸更容易引發發散性的思維和更有想象力的討論,因而對孩子特別是女孩的語言發育更有幫助。哈佛學者認為,這主要是由於男性和女性閱讀時的關注點不一樣,女性更關注於書中表述的事實,而男人關注的更天馬行空一些。
母親閱讀,通常比較按部就班,關注於書中角色的特點,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故事情節;爸爸閱讀呢,他的發散性思維會經常從書中的情節裡跳出來,幫助孩子更關注與現實生活有關的東西,引發孩子多動腦筋多思考,甚至可以把一本反覆閱讀的書用不同的口吻,不同的角色為孩子讀出不同的味道。
而在親子問題關係上,很多家研究機構的成果表明:父親帶兒子閱讀,傳遞的是一種情感資訊,能夠發展出非常親密的父子關係。所謂言傳身教,除了閱讀本身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之外,父親的處事態度,對書中人物行為的判斷,對孩子的行為都有矯正作用,父親參與親子閱讀的家庭,孩子的反社會行為,攻擊性行為都會少很多,特別是對女孩子來說,父親陪伴會引導女兒的心理發育正常,減少成為問題兒童的可能性。
調查發現,每天能保證有15-20分鐘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的家庭不足10%。許多家庭的指導行為帶有很大的不穩定性,父母行為的情緒化現象嚴重,興致高、情緒好時陪孩子看看書;不高興、沒興致時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。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,父母對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特點認識不夠,沒有考慮到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點,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親子閱讀,也無法有效調動孩子閱讀的興趣和欲望。
看樣子等到豬寶出生以後,比起繼續經營部落格之外,我期許自己可以定期定量的去跟小孩共讀15分鐘以上,經營出更好的親子關係。閱讀的本質在於那一次次或深或淺的『遇見』,激發出我們的想像,也見識領略到他人的悲歡喜樂進而成長。
留言
張貼留言